首页 优秀成果展示

2024-走好绿色长征,助力圣地发展

走好绿色长征,助力圣地发展

倾尽微茫,造炬成阳

【事迹简介】

2024年夏,面对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县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需求,北京科技大学澧泉科技之倾阳社会调查实践团围绕“走好绿色长征,助力圣地发展”这一主题,在黄龙县开展为期14天的暑期社会实践。实践团深入调查黄龙县农业发展,提出将团队设计的秸秆无害发电技术与玉米烘干装置的一体化农机应用于黄龙县吨粮田建设,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生态文明宣讲以及红色足迹寻访,普及“两山”理论,赓续延安精神。

【事迹材料】

暑光映初心,实践践真知;圣地履知行,绿野绘生态。澧泉倾阳实践团走过黄龙县的四镇一乡,进行科技助农,助力乡村振兴;引领绿色长征,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寻访红色足迹,庚续延安精神;用青春和智慧为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延安精神传承注入了强大动力,让科技之光、“两山”理论,延安精神在黄龙县的每一寸土地上闪耀。

深入田间地头,体察烟火民情。澧泉倾阳实践团走进田野,看到了悉心照料辣椒的农民,遇见了在路旁清理杂草的雇工。我们参与到了当地村民的工作中去,与当地村民深入交谈。我们采访到的一位奶奶提到,“家里的孩子都在外边生了,我自己找点零工干。”“你们年轻人就应该多干活、多锻炼,不应该躺平摆烂,粮食都来出自劳动啊。”从这位老人身上我们就能看到“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凝聚出萤火”的精神,所谓“倾阳”,“倾尽微茫,造炬成阳”也正是如此吧。我们还从访谈中可以了解到,崾崄乡的机械化作业普及率较高,但对于能源转化利用率较低,因此合理利用秸秆,进行能源转化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看千亩百亩良田,科技之轮兴农业。澧泉倾阳实践团分别在崾崄乡农业农村服务站站长郑旭和科室主任孙德龙的带领下走进崾崄乡玉米单产提升东南梁千亩示范方、在黄龙县农技站站长刘宇峰和三岔镇镇长罗叶军的带领下走进三岔镇玉米单产提升百亩“吨粮田”示范基地,在现场观摩中进行土壤取样,为黄龙县“吨粮田”建设建言献策,提供科学分析。

实践团与各位站长、主任和镇长在交流过程中,深入了解黄龙的玉米种植品类、种植密度、种植技术、种植规模、政府补贴与政策、机械化程度等情况。谈及黄龙县吨粮田建设历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案的时候,我们提出将团队设计的秸无害发电技术与玉米烘干装置的一体化农机应用于黄龙县吨粮田建设中,以提高玉米品质,提升农民收入。刘站长与罗镇长等人对实践团提出的方案给予了肯定,刘站长结合劳力成本、运输成本和黄龙县当地实际情况等因素,对方案提出了改进方向,实践团成员认真听取了刘站长的意见,制定了科技助农产品的改进方案,并着手进行产品迭代升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走好绿色长征路。澧泉倾阳实践团开展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生态文明宣讲活动。线下,澧泉倾阳实践团举办生态文明宣讲外展,与当地百姓面对面交流,讲解生态文明相关知识,激发环保意识,引导大家共同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宣讲覆盖300余人。线上,我们携手长青支教团之青睐实践团、微梦想之济梦山海实践团、走进边疆榴光实践团和甘露湘冀乡村教育振兴实践团开展了一系列线上云宣讲活动,其中云宣讲活动覆盖人数达400人。向这些乡村的孩子们宣讲生态知识和红色故事,传播“两山”理念,种下延安精神之种。

目前实践团所研发的装置正在申请三项专利,制作微电影一部,访谈录7篇,已入选绿色长征、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中国大学生知行计划共同推出的movers课程等七项项目,被央媒、省媒报道四次,获得黄龙县团委感谢信一封。

北京科技大学澧泉倾阳实践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焦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业实践,以实际行动助力圣地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全面振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