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风采

首页 实践风采 金奖团队

让非遗之花绽放,让非遗之水长流

让非遗之花绽放,让非遗之水长流

2020,华夏拾遗再启程

事迹简介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北京科技大学华夏拾遗非遗调研实践团在今年疫情的特殊情况下克服困难,开拓创新,组建6个小队,在家乡开展非遗项目的实践与调研活动。实践结束后,我们进行成果转化,撰写论文6篇,访谈集40万字,实践总结共80万字,拍摄微电影6部,发放问卷共15368份,采访传承人40余位,专题讲座14次,参观学习12次,建立实践基地3个,收到表扬信8封。被新华网、搜狐网、网易新闻、北京学联、当地媒体报道30余次,增强了非遗传统文化的知名度,在网络上产生很大的影响力。

事迹材料

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良传统,坚持守正创新,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力量之源,非遗文化目前面临着传承人少,表现形式缺乏吸引力等诸多问题,需要我们行动起来,将非遗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更多的人愿意主动了解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丰富人民大众的生活。

由于今年疫情的特殊原因,我们的活动主要以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展开,前期做好安全预案,同时线下活动期间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全程佩戴口罩,勤洗手消毒,每日测温并记录,保障成员们的健康安全。线下活动主要以实地调研的方式展开,我们走访当地各大博物馆、研究院,亲眼所见传统文化的魅力,亲身体验传统文化传承之不易。在采访坚守匠心的传承人过程中,了解到传统文化的发展现状。在街头采访前设计好问卷,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渠道收集问卷,并在街头进行实地采访,最真实地了解到人民大众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前期的线下活动积累了丰富的调研资料,为设计后期的线上活动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线上活动的设计经历反复模拟、修改,最终确定活动方案以实现最大程度的宣传非遗传统文化,让非遗文化真正走进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同时,我们还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新非遗文化的展现方式;将非遗文化与流行艺术相结合,扩大活动的受众群体;通过与企业政府的合作,设计文创产品,建立实践基地。真正做到使古韵焕新生,让非遗入人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次社会实践对每位成员都是一次真实又独特的实践体验,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成长,取得了令自身满意的进步。

 总而言之,在短短的半个月里,我们体悟到了一句话:“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当我们心里认定一个目标时,就能不遗余力地去思考去动手做实际的事情。万变不离其宗,不论是在传承非遗文化的路上还是以后的生活中,我们都会认认真真地坚持做事,只有这样才能做好事。华夏拾遗也是如此,只有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一点热量,才能将非遗文化真正地发展传承下去。

十分感谢学校给予我们大学生走上社会,走进民生的暑期实践的机会,在这次暑期实践的过程中,不但锻炼了自己的责任心、毅力、专注度,还交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在社会这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得到了一份宝贵的经验和阅历,为我们以后走上社会打下了基础。社会实践道阻且长,华夏拾遗仍在路上。爱之护之而复活之,敬之传之而更新之。华夏拾遗是一场永不落幕的传承之旅,愿我们都能拣尽文化遗落的寒枝,让非遗之水长流,让非遗之花绽放。华夏拾遗,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