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风采

首页 实践风采 金奖团队

似是甘露非昨夜 清梦满船压星河

似是甘露非昨夜 清梦满船压星河

甘露教育扶贫实践团队“返家乡”脱贫攻坚调研支教

事迹简介

以甘露守望成长,以明灯点燃梦想。北京科技大学甘露教育扶贫团队成立于2019年,本着精准扶贫、结对帮扶的理念,前往作为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秦安县进行教育帮扶,十余名团队成员在为期14天的支教实践中,根据当地的教育状况和授课学生年龄分布制定了一系列专业的课程和活动,并将前期募集到的资金为当地的贫困学子置办物资,与此同时,甘露还走访当地十余个家庭,充分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并进行针对性的帮扶,获得了县政府、学生、家长一致好评

甘露秉持着对教育的热忱之心,2020年,甘露扬帆起航。今年的甘露实践团由112人组成,在脱贫攻坚收官关键之年的时间节点,他们以“决战脱贫攻坚、服务家乡发展”为实践方向,走过全国22个贫困乡镇,用调研+支教的形式,扶贫扶智,架构起与孩子们云端沟通的桥梁,带领他们感受知识、寻觅书香、播种梦想,用陪伴他们守候一夏的成长。在实践中锤炼大学生的精神品格,用助力脱贫攻坚的信念诠释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事迹材料

扶教育之贫更要靠教育扶贫

2020这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在线教育中,甘露以教育之重,承时代之托,实现了“智志双扶”。团队聚焦疫情下中等教育实际需求,立足线上平台,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成员结合社会资源的支持,为家乡学校的学弟学妹进行线上辅导,帮助家乡学子克服疫情期间学习环境动荡多变的困难,丰富家乡学子的学习资源,通过线上辅导教学帮助他们增加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成绩,在“提成绩”的同时“长见识、增才智”,树立起为家乡建设而奋发读书、为民族复兴增长才干的远大志向。

团队总计教授学生总人数473人,教授总时长22552分钟课程直播共计248次。同时,举办了62次特色活动。十支团队借助网络,通过直播和录课等多种形式的结合,覆盖全国上千名贫困中小学生,帮助他们提高语数外的专业成绩,实现扶“智”。

兴趣课程方面,实现教学“多维化”。兴趣课方面,团队设计了专题拓展类科目,例如心理课、生活中的物理、法律讲堂、美术设计、趣味知识竞赛等。通过德、智、体、美、劳多种兴趣维度的教学,孩子们有更多机会扩展视野、培养兴趣,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动手能力等。同时开展爱国教育、普通话推广、防疫知识普及、心理知识讲座等素质教育,希望从多方位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引导他们明确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实现扶“志”。 

我们将自己的知识和外面的世界讲给那些所受教育资源有限的孩子们,用这份扶“智”托举起中华民族下一代的“志”,将这份诚恳、奉献、无畏、脚踏实地,身体力行地传递给未来的“我们”。

    500天厚积薄发,11人到112人,1个贫困县到全国22个贫困乡镇,甘露凭借自己的真心踏遍了华夏大地的每一寸土地。团队在本学年中取得了社会实践平均分90.1、全校第一的好成绩;共有2名同学获得“十佳标兵”的称号,33名同学获“先进个人”称号。甘露坚信:“我们在实践中历经长路,抵达的不是远方,而是内心最初的地方。”

在实践结束后,甘露并没有停下教育扶贫的脚步,而是在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深化教育扶贫的意义和价值。团队编写四万余字的《大学生教育扶贫指南》,希望帮助指导更多有志青年加入到教育扶贫的队伍中;团队根据一万余份问卷得出的原始数据和135次家访,整理出19篇调研报告、撰写14篇论文;团队与校青协联合开展“实践+志愿”的长期线上支教活动,为北科更多学子搭建起教育扶贫的平台;团队搭建微信小程序“云露日记”,该平台致力于长期更新精品中小学课程,将甘露运营为集微信公众号、APP、社交平台、视频播放媒介、资源共享平台于一体的系统,成为大学生投身于教育扶贫和社会实践的新典范和新形式。以此化短期支教为终生影响,帮助越来越多的贫困学子架起与大学生交流的桥梁,纵向深化教育扶贫的长远意义,希望让更多贫困地区的孩子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获得免费教育资源,广泛实现扶贫目标。

教育扶贫,甘露一直在路上。

 

所谓云夏甘露,是祈一场甘霖,滋养青苗;得一方扁舟,扬帆起航

愿我辈之所助,铸国之栋梁,成阖家安康,得社稷繁昌。

似是甘露非昨夜,清梦满船压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