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风采

首页 实践风采 金奖团队

北京科技大学甘露乡村教育振兴实践团

实践情况: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教育先行。推动乡村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乡村振兴注入不竭的文化动能,我们肩负支持乡村振兴的崇高使命与责任。

北京科技大学甘露乡村教育振兴实践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支教为载体,以实践托举起青年发展的希望,借助“互联网+教育”的坚实基础,进行全面线下的支教活动。组建8支小队共78名北科大学子开展为期两周的乡村教育活动,支教地覆盖全国4省、8座城市,总计教授学生800余人,团队事迹于今年8月被央视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

躬身实践、致知力行。

2024年甘露致力于在中西部地区农村开展支教活动,并深入特殊儿童康复领域,探索教育与康复的结合。实践团开展“1+1+N”支教新模式,即以通识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为核心,结合帮扶地特色面向乡村儿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普及活动,增强儿童文化自信。此外,团队前往江津区儿童康复中心,调研特殊儿童家庭,打造“爱扶共心”系统,优化物资的匹配与利用。

凝心聚力,致知笃行。

团队于本年度在“互联网+教育”领域取得显著成效。秉持促进教育均衡与资源普惠的宗旨,甘露团队在今年完成传递式长期支教共享平台——“甘露云课堂”的构建并投入使用,与全国 20 余所高校进行合作授课,上传高质量的网络课程与支教日志。平台以乡村地区儿童需求为导向,不断丰富课程项目种类,有效规避了传统大学生短期支教模式的局限性,弥补相关地区教育资源的不足,让支教不止于支教。

永续奋斗、砥砺前行。

甘露团队深化教育资助,与多方合作推动资源共享。甘露与比亚迪、立邦等多家企业合作,获5所公募基金会资金支持,与保洁中国合作捐献卫生巾1万余片,为女童的未来保驾护航,举办募捐活动保障支教活动与教育资源配置。甘露团队2024年度建立实践基地4处,计划明年于基地继续开展支教,乡村教育提供有力支持。

实践成果:

教学方面,团队在“点对点”导师制、“点、线、面”联动制等基础上,结合“甘露云课堂”平台网站构建“1+1+N”新支教模式,覆盖群体达5000余人。制作课件6572页,教学时长达6540学时,人均教学时长约84学时。除素质拓展课外,还开设“湘翼”航模课程,“陇曦不停学”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以及多类红色课程,智育、德育、美育并行。

宣传方面,甘露在微博、抖音等渠道积极宣传,目前,微信公众号粉丝超2000人,发文360篇,总浏览量超过5万,微博总阅读量超过15万,视频宣传平台浏览量超过35万。同时被央视新闻CCTV13、人民日报、中国青年网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50余次,其中,央视新闻CCTV13报道时长长达2分08秒,同时获得央视新闻文字报道。

调研访谈方面,借调研之力,助乡村振兴,实现调研“广泛化”,“详实化”。甘露8支队伍分别聚焦于8个不同方面,设计调研访谈问卷,与社会科学院合作,协助完成访谈问卷。力求为残障儿童、乡村教师、留守儿童、民族学生等群体问题的解决贡献一己之力。根据调研情况完成8篇调研报告。

此外,团队形成实践报告8篇、支教系列微电影8部、多部支教影集,完善“陇曦不停学”、“泽露”、“云露日记”等小程序,服务于支教活动以及后续的教育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