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研究

首页 课程研究 工作总结

北京科技大学2020年“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总结

“实践绘就最美青春”

——北京科技大学社会实践工作总结

一、崇尚实践”是一代又一代北科大人的精神符号

实践育人是北京科技大学的“传家宝”,是青年学生练就过硬本领的“大熔炉”。学校在六十八年办学历程中积淀形成了“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光荣传统和“求实鼎新”的校训精神。

2005年,我校率先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全体本科生3学分必修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国情。2007年,时任校党委书记罗维东教授代表“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组在人民大会堂向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王兆国和国务委员陈至立等领导同志做专题汇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2008年,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9年,课程荣获国家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2年11月,《求是》杂志刊发了题为《讲台传真知实践育英才》的文章,介绍了“社会实践的北科大模式”。2013年,获评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自2014年以来,连续6年荣获“青年服务国家”首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2016年,在北京高校思政课学生社会实践优秀论文评选中荣获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自2016年以来,连续3年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2018年,我校“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五位一体'模式质量提升工程”获教育部思政司第一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同年,我校“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五位一体’模式质量提升工程”,推进项目入选教育部第一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实践育人类北京市仅4项)。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我校积极响应团中央,北京团市委号召,结合国家发展战略规划,紧扣发展热点,把握时代脉搏,设计了以“实践绘就最美青春——脱贫攻坚奔小康 青年有为勇担当”为主题的3大重点专题、9大热点选题,组织326支实践队伍、共2849名学生、奔赴我国30个省(直辖市),引领广大北科大学子“三下乡”、“返家乡”、“走基层”、“赴西部”,在实践中展现大学生青春风采。

二、2020年我校社会实践续写新篇章

截至目前,我校共64969人参与实践,累计服务超过40万小时,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科技创新、就业创业、京港青年交流等领域均取得了丰硕成果,“社会实践”课程已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在此过程中,也涌现出许多优秀实践团队,他们多次登上《人民日报》《新闻联播》等主流媒体,得到高度肯定、一致认可。

  •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

新冠肺炎席卷全国、不断蔓延之际,30名青年师生在第一时间组建“北京科技大学青年突击队”,奔赴一线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以高标准、高质量圆满完成服务保障任务,为祖国筑起青春防线,得到了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贺军科的回信肯定,军科同志认为北科大青年志愿者们展示了较高的专业水准、良好的服务品质和可贵的精神追求,值得大家学习。

北京科技大学抗疫精神寻访调研实践团采访538人,形成访谈实录427篇,举行线上宣讲覆盖6000余人,微信推送总阅读量达37825次,以现代传播媒介为依托,让防疫卫生知识传入乡野田埂;

“灰雀”医疗移民调查实践团整理基金手册、医保报销指南40000余字,让寻医问诊更加便捷,原创H5互动式情景游戏,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帮扶模式,坚持跟踪记录1000名医疗移民后续情况,为党中央的健康扶贫工程贡献力量;

“黔(qián)守”疫情防控基层群众调研实践团携手斯坦福大学亚裔肝脏中心,凝聚青年力量服务基层,走过20000多公里的贵州大地,调研范围覆盖3000余人,事迹被10余家官媒报道。

  • 以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北京科技大学孟子居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6年里前往20余省市的贫困县进行帮扶,累计帮助销售农产品400余万元,已完成9项专利成果,曾作为执笔人之一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并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和肯定,真正做到让科技创新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lǐ)泉行动实践团走访贫困地区,对贫困地区10余种水样进行重金属离子含量检测,无偿向当地农民提供氟离子吸附剂配套服,走出了一条“抗氟净水”之路;

海马体科技创新实践团采用虹软模块进行人脸识别,以Android Studio(可读为“安卓工作室”)整合,开发了“拾忆”App,为农村老年痴呆症患者保留美好回忆;

“圾”分科技实践团开发具有全球逆地理数据解析功能的垃圾分类小程序,借助科技力量助力乡村垃圾分类“新时尚”。

  • 发挥文化振兴在乡村振兴中“铸魂工程”的作用

北京科技大学华夏拾遗非遗调研实践团,以教育部在我校认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为依托,连续6年奔赴20余处实践基地,深入调研3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宣讲覆盖10000余人,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

甘露教育扶贫实践团积极开展农村支教活动,覆盖学子508人,课堂总时长24385分钟,形成教案337份,制作课件5956份,传递知识与爱;

黔(qián)守特殊青少年就业指导实践团为0-6岁农村听障儿童个性化定制生涯规划启蒙课程,事迹被《人民日报》、北京市教工委宣传报道;

“暖星”云南留守儿童心理关怀实践团,开创心理支教新模式,一对一进行个案支教,对症改变学生的思想贫困痼(gù)疾,累计服务学生612人次。

三、打造独具北科大特色的“五位一体”实践育人新模式

优质成果的培育需要依托科学完善的实践育人工作机制,目前我校着力打造“课堂教学”、“过程管控”、“信息化建设”、“成绩评价”、“成果转化”五位一体的社会实践全链条工作体系,高质量推进实践教学课程改革。

(一)以课堂教学体系强化科学性

学校坚持课程学分化、参与全员化、授课专题化、教材科学化、师资专业化的育人机制,注重提升育人实效。“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设置3学分,采取“集中授课10学时、团队实践14天”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全员参与,课程全年运行,成为全校覆盖面最广、受益面最大、学生参与热情最高的实践育人课程。

在实践前,科学设计“社会实践概论与选题”、“社会实践策划与申报”、“社会实践实施与执行”、“社会实践方法与技能”、“社会实践总结与成果”5次理论授课,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学校编写出版《大学生社会实践理论与实务》、《实践绘就最美青春——党的十八大以来北科大青年服务国家实践风采录》,参编团中央《青春实践路——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指南》,将实践教学经验总结提升为理论知识,为学生实践提供可借鉴、可参考的“锦囊妙计”;学校着力打造专业师资队伍,每年组织超过180名教师参与实践指导工作,鼓励专家教授依托个人学术在研课题方向设计实践课题,鼓励青年教师亲自带领学生开展专业相关社会实践,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2个积极性。

(二)以过程管控体系强化安全性

采取项目化组团模式,严格管理学生实践团队、做好安全防控措施,充分调动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一方面,要求学生团队依托合理的实践项目进行申报,邀请1名相关领域教师把关指导,制定明确的实践目标、周密的策划、详细的安全预案;另一方面,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原则,建立“六道防线”: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不少于l学时的案例式安全教育;要求学生制定安全预案,签订《安全承诺书》;保证全体参与实践学生拥有意外伤害短期险;在实践开始前邮寄《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让学生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安全监管工作;开展校、院两级重点团队的安全研判工作,关注存在安全隐患的实践团队,列出重点关注名单,撰写安全研判报告,与学生及家长保持实时沟通;安排辅导员及专职教师暑期全程值班,时刻关注学生实践动态,第一时间解决学生实践的突发情况。实践课程实施16年来,我校实践始终平稳运行,未出现突发性安全问题。

  • 以全程信息化体系强化精准性

学校自主开发“大学生社会实践”信息指导平台,形成集“社会实践课程网”、“社会实践管理信息系统”、“社会实践微足迹记录系统”“社会实践慕课课程”于一体的“一网一课二系统”综合性线上育人平台。第一,学校通过“课程网”发布课程信息、提供教学资源、展示学生风采;第二,学校借助“微足迹系统”,实时关注学生动态,实现学生实践实时跟踪与反馈,指导学生聚焦实践主题开展活动;第三,学校依托“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项目申报审批、过程动态监督、总结材料上报等课程实施全过程的智能化、信息化管理;第四,学校通过“线上慕课课程” 提供丰富的自主学习资源,形成“教辅结合”的教学模式。

(四)以成绩评价体系强化公平性

学校制定科学规范的实践成果评价体系,采取量化评分与综合评奖相结合的评价考核方式。在量化评分环节,依据学生参与5次理论授课情况,社会实践登记表、总结报告、团队答辩展示、微电影作品完成情况,客观评定学生成绩分数,实践课程分数作为必修课分数记入学生成绩单;在综合评奖环节,强化“以评促优”导向,评选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十佳标兵、优秀团队、优秀指导教师、先进工作者等,激发学生强烈的实践意识,在全校师生中营造崇尚实践的浓厚氛围。

(五)以成果转化体系强化实效性

我校历来重视成果转化,将社会实践作为实践育人一体化体系的“基础工程”和“第一公里”,加速学术理论与生产实践互动互融,使社会实践从“用手用脚的具体行动”转化为“入脑入心的系统认识”,不断打通从社会实践“第一公里”到创业就业“最后一公里”的高速路。

我校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态度,促进育人成果多元化、专门化、深度化涌现,从授课到实践、从实践到成果、从成果到竞赛,形成“全年不断线”的组织实施机制。我校一直着力完善社会实践精品成果转化和遴选机制,延伸育人辐射范围,提升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创造性。依托社会实践“金种子”平台,选拔内容充实、特色鲜明、成果可期的重点团队进行指导与跟进,以调研报告、学术论文、发明专利、创业项目、精品微电影、基层服务故事等成果为导向,完善精品成果培育机制。通过搭建 “精品成果奖”、“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思政论文”等竞赛平台,鼓励学生团队社会实践成果转化,使社会实践从“用手用脚的具体行动”转化为“入脑入心的系统认识”,引导学生将社会实践真正活起来、实起来、精起来、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