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研究

首页 课程研究 工作总结

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总结



创新育人设计 营造实践氛围

激励青年不忘初心服务国家迎接发展新时代

——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总结

今年是学校将“大学生社会实践”列入教学计划的第13年。学校坚持“课程化”长效育人机制,注重提升实践育人深度,很好地发挥了社会实践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养成作用。下面就今年社会实践工作的育人成效、实施情况及未来工作展望汇报如下:

一、2017年社会实践活动育人成效

2017年,学校以“实践绘就最美青春——青春喜迎十九大,初心不忘悟真知”为主题,重点围绕“中国精神与中国梦学习宣讲”、“聚焦农村精准扶贫”、“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调研”、“促发展,惠民生”志愿公益、“两岸四地青年伙伴交流”、“一带一路”青年观察、“校友生涯规划寻访”等内容开展七大专题行动共计3590名大学生组建的338支队伍参加社会实践,实践足迹遍布全国31个自治区以及赴美国、俄国、印尼进行海外实践,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据统计,实践团在各地志愿服务总时长25560小时,举办相关实践活动704场,募捐总价值506980的爱心物资捐赠给贫困地区。团队社会实践形成实践报告339篇,论文304篇,拍摄视频总计7530小时,照片150452张,形成活动微记录影片达352部。

回顾工作,今年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育人成效呈现出四个特点:

一是深入基层群众助力脱贫攻坚工作

一是北科大青年在中国精神学习宣讲中修身励志。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也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传播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学校围绕中国精神学习宣讲组织35支团队,318名学生以“寻访中国精神、宣讲中国精神、践行中国精神”为主题,通过理论宣讲、调查研究、志愿服务等形式赴全国各地寻访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该实践团作为学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点项目,已经连续两年开展,通过细致的规划、研究与指导,使青年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感悟中华大地生生不息的中国力量与极具魅力的中国精神,为青年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实践途径,被评为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其中“长征精神”实践成果受到《人民日报》报道。

二是北科大青年在国家宏观战略推进中观察思考。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北科大青年积极响应“青年服务国家”实践教育主题,重点围绕服务国家“十三五”规划和北京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大局,立足首都、面向全国,派出151支团队,共计1421名青年学生在暑期围绕城乡区域发展、科技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保护、先进文化传播和对外开放交流等内容开展实践活动。其中被评为“全国百强实践团队”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青年观察实践团共有17支团队,围绕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交通发展、教育资源、企业循环经济和生活垃圾循环利用等方面进行实践调研,力争将成果转化成《京津冀协同发展青年观察白皮书》,凸显北科大青年对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布局的理解和思考。

三是引领北科大青年在聚焦农村精准扶贫中体验民生。“三农”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消除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攻坚、决胜收官阶段。今年,学校有175支团队、1575名学生深入基层农村或经济欠发达地区,以精准扶贫为导向,发挥学生智力优势,积极开展科技扶贫和教育扶贫活动,为农村乡亲们做实事、解难事。心路实践团连续两年前往云南苗族村,从亲手铺就4.8公里的“村路”到陪山村孩子“变形”北京疏通意识觉醒的“心路”,这一系列有意义的项目获得了苗族村乡亲们的热烈反响,得到《中国青年报》的关注报道。扶贫政策调研实践团深入国家级贫困县湖北巴东获取第一手扶贫政策执行情况资料,访谈80余名贫困居民,撰写出高质量调研报告,被评为首都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优秀论文特等奖。此外,学校倡导大学生以互联网思维和媒体视角观察社会,创作了48部真实记录农村生活的微电影短片,其中《励巴人》、《黑土地上的生存》、《石俊的夏天》等获评国际大学生新媒体文化节和环太平洋大学生微记录作品大赛优秀影片奖

四是北科大青年在城市发展经济转型中创新驱动。城市发展和科技创新带动着社会进步,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经济转型的新要求。今年,共有107支团队、1018名学生走进现代城区,围绕城市和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开展调查研究。“砸钢记”调研实践团组织了7支实践团队前往宝钢、鞍钢、武钢、河北钢铁及部分民营钢铁企业就钢铁行业产能优化状况进行了实践调研,就兼并重组、产业转型、员工分流等维度提出了研究建议。山城记忆实践团寻访拜师重庆“棒棒军”,感受“负重前行”的劳动精神,为城市基层劳动者权益维护建言献策,得到《重庆晚报》头版报道。禾欣实践团连续第六年前往苏州为社区孩子开办暑期夏令营,覆盖当地60个小区、700余个小朋友,已经成为园区内最受欢迎和最受期待的未成年人关爱活动,活动模式得到了民政部门的关注,并已注册成立公益组织,将在当地社区活动中进一步推广。

2016年,学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政府网、中国青年报、北京卫视等主流媒体报道两百余次,新浪直播、网易直播的实践专题直播更是吸引632万人次观看。学校收到实践单位感谢信五十余封、实践单位的反馈意见四百余份。学校与辽宁省营口团市委、甘肃省秦安县、湖北省巴东县、河北省怀来县等地建设社会实践基地59家。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和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60余支实践团队和100余名个人先后获得全国“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全国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首都大学生社会实践、国际大学生新媒体文化节实践微电影单位等各类专项荣誉。其中,我校在2016年北京高校思政课学生社会实践优秀论文评选中荣获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积分名列北京高校第一名,并获评优秀组织单位

二、2017年社会实践课程实施情况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门国家精品课程,作为一项重要的教改成果,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走过十年历程,我们有个深刻的体会:坚持青年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课程建设的持续优化,坚持教学引导的与时俱进,坚持依靠广大教师的充分支持,这四个“坚持”是保障社会实践蓬勃发展的活力源泉。经过持续的建设和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育人模式,并在2017年取得了新发展。

第一,聚焦实践育人,完善实践课程机制建设

一是完善课程设置,建立教学机制学校健全实践课程教学机制,设立“课堂集中授课10学时,课外组团实践14天”的教学模式,将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相结合。搭建实践成果转化机制,依托“金种子”平台,选拔有思想、有特色的团队作为重点团队,并对其进行重点指导与跟进。建立实践监督运行机制,依托“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信息系统”和“北京科技大学社会实践微足迹管理”系统,定位跟踪学生实践动态,实现学生实践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二是丰富团队编制提升教学质量2017年校团委继续与研工部开展积极交流与合作,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研究生科技服务对接

学校不断提高社会实践教学工作的深度和水平,着力推进社会实践工作向系统化、专业化发展。学校积极参与编写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秘书处联合编著的《青春实践路——“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指南》,自主编写《实践绘就最美青春——党的十八大以来北科大青年服务国家实践风采录》,将学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经验总结提升为简明易懂的理论知识,为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切实可行的针对性方法,提升社会实践教学及活动质量。

三是重视选题研讨,挖掘教师资源教师是社会实践工作重要的“智囊团”是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重要的“助推器教师在社会实践的参与程度社会实践开展效果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我们结合青年教师在研课题,重点征集一批优质实践选题供学生参考学习,同时大力支持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有力保障了实践深度与成果厚度。

第二,引领实践方向,设计“一大主题统揽大专题”内容格局。

为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校团委认真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根据我校大学生群体特点及历年实践开展情况,制定了今年社会实践活动方案。方案以“实践绘就最美青春——青春喜迎十九大,初心不忘悟真知”为主题,“中国精神与中国梦学习宣讲”、“聚焦农村精准扶贫”、“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调研”、“促发展,惠民生”志愿公益、“两岸四地青年伙伴交流”、“一带一路”青年观察、“校友生涯规划寻访”等内容开展七大专题行动贴近时代。

另外,2017年首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工作办公室设在北科大团委,同时,展示了北科大社会实践精品课程的活动品牌与建设成果。

第三,紧跟发展形势,首创互联网时代“众筹”实践模式。

2016年,学校结合互联网时代发展新形势,开创了“众筹实践”全新组织模式,面向学校师生和校友众筹实践项目,面向社会和企业众筹实践经费,提升了实践选题质量,改善了经费不足问题。由学校、校友和家长累计支持400余万元支持全校416支实践团队顺利完成了实践任务。实践团队通过众筹平台募集70余万元爱心物资完成各类公益实践活动300余项。面向校友众筹的“静态停车”实践团统计了首都城区中“停车难”的520个地区的四万多个停车位的流量数据,参与开发了校友创业项目新款泊车App“丁丁停车”。面向青年教师“众筹”的实践项目成果取得了首都大学生社会实践思政论文评选特等奖一项、优秀奖四项的优异成绩,总数位列首都高校首位。

第四,扩大活动影响,多元媒体深度融合营造实践氛围。

新媒体时代,传播方式、传播渠道都发生了极大变化。学校结合暑期社会实践积极布局全新宣传渠道,结合新媒体前沿技术,定制微直播、微足迹、微话题等多个线上交流平台与手段,促动多元媒体形式的渠道融合,发挥网上网下协同优势,合力营造崇尚实践的整体氛围。每支实践团队可随时随地将实践的新鲜故事和生动画面进行全网直播,第一时间满足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大学生暑期实践的关注。今年,北科大学生暑期实践新浪微博与直播累计吸引632万网友观看,网易实践直播间跻身全网排行TOP3,有效扩大了活动的传播影响力。

三、社会实践未来展望

过去12年,大学生社会实践精品课程为我校人才培养工作作出了贡献。如今,随着青年大学生需求和特点的变化,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社会实践工作面临“高位徘徊”的“新常态”,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学生参与度方面,覆盖规模广、参与热情高但实践深度仍然不足;二是教师指导性方面,吸引教师多、指导内容深但与教师自身研究结合仍然不多;三是组织推动力方面,工作机制运转成熟、组织队伍齐全但基层自主设计与创新活力不足。

基于此,下一阶段学校将推动和探索“新常态”下的社会实践教学改革,深度推进实践育人质量。明年,将积极探索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实施“重点项目招标与立项”。继续面向全校教师征集10个左右切近社会时代热点、切合教师研究方向、适应学生实践需求的重点实践项目,邀请教师深度参与课题设计和团队组建等工作,学校给予重点经费支持和资源倾斜,力求培育出精品成果。

二是开展“创新试点单位或项目遴选”。面向学院、基层团支部开展社会实践工作创新项目遴选,鼓励基层团组织结合自身特色设计有助于教育效果提升、有助于学生活力激发、有助于优秀成果培育的先进工作模式,学校给予经费支持和政策倾斜。

三是组建“专业化社会实践教学团队”。根据社会实践教学规律,选拔教师组建专业教学团队,如选题策划教研小组、安全管理教研小组、调查方法教研小组、机制创新教研小组等,专项开展教学研究和顶层设计,承担重点教学任务,提升教学效果。

学校社会实践工作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学校领导的殷切指导和悉心关怀,离不开各部处和学院的鼎力支持和大力帮助,离不开全体教师和广大青年学生的热情投入和积极参与。在此,我谨代表社会实践工作组和校团委向长年来支持和关心“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表达由衷的感谢。也真诚邀请大家参与到社会实践工作的教学改革中,进一步发挥社会实践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养成作用,培养北科大学生在实践中成长、为中国梦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