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研究

首页 课程研究 工作总结

北京科技大学2019年“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总结

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育人机制

引领广大青年“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

——北京科技大学2019年“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总结


实践育人是北京科技大学的“传家宝”,学校在六十七年办学历程中积淀形成了“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光荣传统。15年来,学校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打造成实践育人体系的“第一公里”,周密设计,精心组织,先后获评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教育教学成果奖,我校“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五位一体'模式质量提升工程”获教育部思政司第一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

一、优化课程体系建设,打造社会实践五位一体“路线图”。

学校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以社会实践为龙头,着力打造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课堂教学、过程管控、全程信息化建设、成绩评价、成果转化“五位一体”全链条工作体系。2018年12月我校“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五位一体'模式质量提升工程”,荣获教育部思政司第一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并计划在两年时间内逐步完成社会实践工作体系构建、体制机制创新、平台载体拓展、重点难点突破、育人品牌创建、成果转化推广等各项工作目标。

一是以课堂教学体系强化专业性。开展专题化授课,坚持“集中授课10学时、团队实践14天”教学模式,根据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选题。2019年共开展理论教学160学时,43位共青团干部、学生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参与课堂教学环节。自今年起改编规划教材《大学生社会实践理论与实务》,以现实活动事件为依据,以真实实践案例为依托,将案例与理论相结合,拓展学生视野与思路,促进教师教学研讨与思考,确保实践教学有案可循、有例可依,推动教学质量有效提升。

二是以过程管控体系强化安全性。采取项目化组团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团队精神、自立意识、协作能力。严格管理学生团队依托合理的实践项目进行申报,2019年共邀请118名相关领域教师把关指导185支实践团,师生比达1:1.5。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原则,为每个团队制定明确的实践目标、周密的策划、详细的安全预案。

三是以全程信息化体系强化精准性。2019年我校自主开发“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信息化指导平台,正式上线运行新版“社会实践课程网”,实现线上平台全员覆盖、常态运行。新版“社会实践课程网”涵盖教学信息发布、教学资源下载、实践风采展示等功能,实时关注学生实践动态,实现实践信息的跟踪与反馈,并且融入在线论坛、互动交流、问题答疑等板块,增强系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四是以成绩评价体系强化科学性。我校采用规范的实践成果评价体系,采取量化评分与综合评比相结合的方式得出学生实践课程分数。2019年共组织学生答辩13场,答辩总时长26小时,39位共青团干部、辅导员、思政教师参与答辩评审。综合评比强化“以评促优”导向,计划于2019年10月开展100余节“暑期归来话实践”主题团日活动,引导学生分享实践收获,交流实践成果,并评选出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十佳标兵、优秀团队、精品成果等。

五是以成果转化体系强化实效性。我校积极搭建成果转化和展示平台延伸育人辐射范围,推动社会实践成果向创新创业、学术论文、微电影作品等方向转化。2018年底我校禾欣实践团公益项目荣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公益创业赛银奖,论文《精准扶贫视域下民族地区基层扶贫干部胜任力研》荣获2019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二、2019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成果丰硕,贝壳学子屡创佳绩

2019年学校以“实践绘就最美青春——砥砺奋进七十载,青年建功新时代”为主题,围绕“强国之路青年体验行动”、“美丽中国绿色发展行动”、“乡村振兴青年作为行动”、“区域协调发展调研行动”、“校友引航生涯规划行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行动”、“创新驱动发展体验行动”,“改善民生公益服务行动”,“两岸四地青年交流行动”等内容开展十大专题,引导学生以国家发展为己任,通过实践活动增进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的使命自觉。组织2061名在校学生,组成185支社会实践团队,通过自选课题或参与学校组织的专题实践项目,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学生实践足迹遍及祖国30个省、市、自治区以及美国洛杉矶、日本福冈等国外地区,实践总时长超过4167小时,共举办各类活动428场,活动覆盖人数超过35万人;实践团募捐图书4295册,筹集善款及捐赠物品所值超过九万元;收到实践单位反馈意见和感谢信共计311份,实践事迹受到人民日报、人民网、中青网、北京青年报等媒体报道445次,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在2019年社会实践中我校精心培育了一大批事迹突出、成果丰硕的优秀团队,其中砥砺奋进七十载寻访调查实践团围绕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变迁,前往北京、浙江、湖南、陕西等8个省份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国家发展变化的历史,完成微电影8部,实践报告8份,访谈报告累计73份,学术论文6篇;华夏拾遗非遗调研实践团以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目标,分别前往浙江、云南、四川等6个省份,对近10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和20余名大师级手艺人进行采访,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媒体开展传统文化宣讲、展示等活动;筑梦羲里实践团与国家级贫困村小寨村合作社深度对接,为合作社设计了logo,建立完善了淘宝等电商店铺,并为合作社和小寨村、刘川村拍摄了大量的宣传视频,真正为当地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灰雀”医疗移民实践团走访调研北京当地8家大型医院探访因病致穷的医疗移民,用文字向社会发声去捕捉疾病家庭中的爱与坚守,用镜头记录下眼里的光与影,用最真实的调研结果为大众呈现医疗移民的生活状态,用最实质的帮扶改善其生活就医质量。

学生在实践中了解了社会、深入了社会,用实践彰显北科大青年责任与担当,社会实践已经成为新时代北科大青年的重要文化符号,正引导着一代代北科大青年在实践中成长、为中国梦奋斗。